教学科研
2019年省高中语文关键问题专题研训案例研习( 二)

礼制秩序与无讼现象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五(第八篇、第九篇)

执教者:余姚中学  程载国

 

一、导入

师:同学们,传统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有时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一种障碍。《乡土中国》这本书,它能帮助我们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更好地走向未来。刘志琴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乡土中国》

一书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对前现代中国农村生存环境和农民生活状态最深刻简约的提炼。”这一句话可能跟我们之前的阅读有点冲突。我们之前可能会觉得“差序格局”是最重要的概念,在这段话里面说“礼治秩序”是跟“差序格局”至少是一样重要的。

二、主体环节

(一)文本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其中的第8篇和第9篇。第8篇的题目叫做《礼治秩序》,第9篇的题目叫做《无讼》。之前同学们对这本书已经做了很好的预习,把书里面每一篇文章的观点、重要的概念以及所用的材料、思路都做了一些梳理。现在我想请陆雯琦同学起来做个交流。

师:在你对《礼制秩序》的观点概括中,我看到有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老师也拿着书对了一下,基本上是从书里面摘下来的。现在老师给你一个任务,能不能把这两个观点再整合一下,用一句话来说?

生1:乡土社会是在以礼治秩序为基础的同时又带有法治冲击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师:有法治治理吗?

生1:有。

师:那时候有司法下乡了,是不是?但还是以礼治秩序为主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是吧?我觉得你在综合的过程当中,对“礼治”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可以再去思索一下,看看怎么样把这个概念说得更好一点。好,旁边的这位同学,“礼治”本身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

生2:礼治秩序就是靠传统来维系的一种秩序。然后用礼治去治理人民,首先是要人民从内在去遵守,而不是靠外面的强迫。

师:对,能不能帮她改造一下这个观点?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你这个角度来看?

生2: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靠传统维系,靠内在力量执行礼治的社会。

师:其实我给大家这个任务并不是要求同学们提出比费孝通先生更加高明的观点,而是我们去读一本学术类的书,我们怎么样叫做理解了他的观点呢?我们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才叫理解了他的观点。

师:沈颢澜同学在哪里?《无讼》这篇文章你一下子提了三个观点,在这三个观点当中,你觉得哪一个是核心的观点?

生3:我觉得第二个是最重要的,因为民间的很多传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地保留着!

师:好,现在你能不能把第3个观点融到第2个观点里?然后稍微扩展、深化一下你的第2个观点?

生3:如果要使乡村的司法系统更加完备,那么农村的很多旧观念,一些不好的风俗习俗需要改变,使村民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把法律和法规推行下乡。

师:就是说如果没有较为彻底地改变乡土社会的面貌,不能贸然推行司法。我们在摘观点的时候,其实可以把他的几个观点综合到一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我们在读后面的文章的时候,大家可以做这个事情。观点是学术类文章当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东西,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其实往往是借助于概念,借助于各种各样的资料。在《乡土中国》第8篇当中,其实他提到了好几个重要的概念。那么同学们现在能不能从书里面找一些依据,说说这几个概念的差别?大家可以先组里面讨论。

师:你们组派一个同学起来说说。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够说清楚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生4:我认为“法治”和“人治”、“礼治”的差别就是维持这种秩序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依靠法律和外在的人来维持秩序,“人治”和“礼治”是依靠传统,每个人自发遵守。

师:对。这里“人治”这个概念他后来为什么没怎么提了?

生4:其实“礼治”就是“人治”。

师:真的吗?“法治”和“礼治”之间的关系,他说得很清楚,一个是靠外在的力量法律来推动,一个靠内在的力量传统维持。但是中间的“人治”呢?这位同学你起来说说看。

生5:大体的在这章最后一段,“法治”和“礼治”是在两种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这里所谓的“礼治”是普通意义上的“人治”,但是“人治”这个词真正意思应该是凭借统治者个人好恶来统治。

:这是我们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比较困难的一个地方。费孝通先生有的时候说话比较含蓄,比较委婉,他不直接,如果老师用大白话来说,费孝通先生在这里在说什么?“人治”是一个伪概念,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在“法治”里面有“人治”,在“礼治”里面也有“人治”,它不能成为一个专门的社会学概念。但是他说的委婉了,于是我们就会感到有些糊涂。

师:现在同学们看看“差序格局”到“礼治秩序”到“无讼现象”,这几者之间,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生6:我觉得首先“差序格局”是基础,然后由这个基础引发了“礼治秩序”,“无讼现象”则是礼治秩序的一种表现。

师:就是说这都是因果关系。你们这一组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7:我不是非常同意。我认为这几个现象应该是同一个原因——乡土社会它本身的不流动性。

师:对,找到这个共同的东西,他中间应该写的是“乡土本色”。这是他们的共同原因,然后表现出来不一样。好,你再说说看,对于“乡土本色”来说,“差序格局”是什么?

生7:“差序格局”是“乡土本色”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师:对,是人伦关系。非常好,大家给他点掌声。这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礼治秩序”呢?

生7:“礼治秩序”是社会成员遵守的规约。

师:对,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人伦关系,用这样的制度去管理。所以说“差序格局”是外在的关系,“礼治秩序”是内在的管理策略。那么“无讼现象”呢?

生7:“无讼现象”是因为社会的不流动性导致它的规则固定化。“讼”这个现象存在,它本身就是违反社会秩序的。

师:他们俩之间真的是因果关系,是不是?他们两个一内一外,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中间的“乡土本色”。你叫什么名字?你向全场老师大胆报出你的名字,我们给你掌声,好吧?

生7:我叫吴华。

师:非常厉害,海高能出这样的学生就是很厉害。

(二)思辨探究

师:刚才我们梳理了这两篇文章以及这些文章与前后篇章之间的联系,我觉得我们同学已经不需要我教什么了。但是同学们在读的过程当中还是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我们说一个好问题胜过10个好答案。因为我们课堂时间很有限,所以我挑了两个问题。现在我先想请第四小组的同学派个代表说一下。你的问题当中有一个前置的问题在这里——“礼制秩序”当中有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的成分。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8:比如说君主专制的时候,就会按照君主个人的意愿去行事。

师:大家注意,《乡土中国》是讲基层社会,你讲的是高层社会。基层社会,比如关于妇女、关于婚姻等这些方面。

生8:比如说男尊女卑,或者是在一个小乡村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就会控制一些贫穷家庭。

师:也就是说你们还是认为你们提出的观点是没问题的。提出观点没问题,有问题才值得讨论,对吧?好。现在我们4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挑一个问题,然后派一个同学起来汇报。你们讨论的是哪个问题,然后讨论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即使没有结论也是好的,可以没有结论,或者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不好的问题都可以,好吧?

生9:我们讨论的是问题二。这样一个案子,我们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当时肯定是要按照法律来判案的。

师:当时是哪一个时代?

生9:当时是前现代乡村时代,属于“礼制秩序”时期,法治并没有非常普及的时代。

师:按照法律来判是不是,那么怎么判?

生9:首先打伤别人肯定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师:按相关法律条文来,也就是说这个人他是没有责任的,他被打了,别人还要付他的医药费,还要坐牢,是不是?好,那么当时的乡村的司法干部,他觉得这样判好不好?

生9:他应该不会觉得好。因为按他们的理念来说,他肯定是有错的,打伤了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他们是这么觉得的!如果这样判了以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道德的风俗的败坏问题。怎么办? 法律本来不是要引导大家往好的方面去吗?

生9:这实际上就是法律本身在推行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它要进行普法教育。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说,绝对是法律高于一切的,法律是底线。按照我们社会现在的进程来看,推行依法治国也是必然的。但是变革的过程中肯定会要有一些牺牲以及一些问题。

师:就把那个人当做一个牺牲品了,是不是?

生9:对,法律是法律,它是残酷的不可动摇的。

师:我现在发现了跟我对话的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法治社会的公民,要让他回到前现代社会已经太难了,对吧?我也不想强迫你改变这个观点。

生10: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问题一。我们一开始讨论的时候认为这种现象存在,它首先以传统为基础,那么传统实际上是过去的人对于某些社会事务,给出的一种解决方案,然后久而久之就变成一种传统。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之后,可能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情况,就会觉得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后来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它其实有一点问题,这个提问是有问题的。所谓的不公平不合理,是相对我们在外面的人,我们在乡土社会外面的人看这个现象觉得不合理。但是如果对于乡土社会内部的人,你不管是问一个男孩还是问一个女孩,他们可能都会觉得男尊女卑是一个合理的事情。

师:就是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是从现在的眼光去看的,是不是?当时他们肯定认为它是合理的、公平的,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它。我们后面第3组的同学,你们在讨论什么?

生11:我们觉得应该对于这两种错误都要做出一些惩罚,但是力度应该不是一样的。首先可能需要在道德层面上对他惩罚,因为当时是乡土社会,礼制秩序。结合时代背景,那时即将要进入新中国,县长去问费孝通先生应该如何审判,然后费孝通先生写了这本书,也在思考之后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在推进法治的过程当中,从法律的这种层面上,还是要惩处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分类处理,比如说奸夫可能用道德,比如他们家族把他开除出族籍。那么这边按照法律惩罚。好。第四小组。

生12::我觉得“礼治秩序”的持续也不是连续性的,它是断断续续的。比如说你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征兵打仗,你侵略我的土地,我侵略你的土地,打来打去,人从这里跑到那里,当然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然后也可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礼治秩序,但打起仗这秩序就维持不了。

师:鲁迅说过中国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用“礼制秩序”,是不是?还有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那时候可能“礼治秩序”就不适应了。如果用黄宗羲的话来说,这叫“一治一乱之怪圈”,是吧?所以古代不都是礼制秩序,这是你的第1个观点,对吧?第2个?

生12:比如说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礼治秩序”已经被破坏了,他们可能就需要一个横暴性的专权来使社会稳定下来,形成一种统一的秩序,然后朝代稳定下来之后,随着它慢慢发展,人口固定下来了,在当地又会产生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礼治秩序”。

师:你讲得很深,而且联系到后面的文章,你叫什么名字?

生12:蒋一坤。

师:大家给他掌声!后面最重心的问题是“为什么还能持续那么长时间”。

生12:我觉得到了现代社会它就持续不下去了,因为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很快,所以就会需要一种法制,一种真正的民主的法律来维护所有人的权利。这个问题好像我们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是没有解答的。

师:通过横暴权力建立起来的新的王朝,他所学到的还是原来的王朝秩序。于是他觉得只要吸取前人的经验,稍作改进就可以了,永远一治一乱。如果我们要再去问原因,大家可以去读别的书。比方说秦晖有一本书叫《传统10论》,他就可能会解决我们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有的时候读书光读这本书还不够,我们再去读别的书。刚才我们同学对这两个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其实我并不是需要同学们去达成共同的认识,我需要大家去思考的精神,而且放开去想,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答案。当然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第1个问题其实是公平与效率之争,第2个问题是法与德的问题。我们读了这本书,有的时候可能会问有什么用?或者我们能不能把《乡土中国》的东西化成我们的思想资源、学习资源。那么给大家一个小任务。 

(三)知行印证

师:古代的县衙里面有的时候会贴对联,对联的上联老师给你,你看能不能用《乡土中国》里面的知识去给他写个下联。

生13:以理,以法,无讼各守其矩。

生14:为工,为商,无闲各安其家。

师:无闲?很忙,是不是?我把它改一个字,无事各安其家。老师当时自己也对了一下,跟你们那边一组很像的。

师:循礼,循俗,无事人安其家。是不是跟你们很像?所以我们就会把我们的学习的成果转化成我们的语文研究成果。

师:看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跟我们《无讼》里面描写的是不是有点像?同学们推断他们在干嘛?这个事情会怎么发展?

生15:我觉得可能就是一对夫妻因为一些矛盾,然后需要离婚,然后会怎么判,可能两个人该散的就散,然后男方再给女方一点补贴。

生16:估计是丈夫不对了,是让有错的那一方赔偿另外一方几块钱,然后大家好聚好散,各自欢喜。

师:看样子这篇文章大家是看懂的了。这是一篇很著名的小说,鲁迅的《彷徨》里的《离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那里面到底怎么判的,这就是鲁迅对“礼治秩序”的一个抗议。

师:同学们,我们延续那么多年的礼制秩序,现在能为我们的社会发挥什么样的责任?我们现在肯定是以法治社会为主,礼治秩序能给我们一些怎么样的帮助?

生17:我们现在还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法律是最基本的,然后具有强制力,它是我们行为的最低的底线。“礼治”现在就可以引申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公交车上我们要让座,这样会方便需要的人。道德对我们的教化作用,会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师:好。同学们,我们有人评价费孝通,说费孝通先生之前的社会学是什么样的?是田野社会学。费孝通开始的社会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学?民族的社会学。我们《乡土中国》就是民族社会学。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时候说了16个字,我觉得是对我们这一代期望。哪16个字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个是跨文化的社会学。我希望大家将来就能做到“美美与共”!下课。

学习心得

程老师这节课的副标题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之五(第八篇、第九篇)”。可见,在课程设计上程老师并不认为整本书阅读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求,并且明确了相关教学课时。只是把书目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课下自主阅读显然是不可行的。与单篇课文教学不同,我也觉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应该是系统性的,按照不同的阅读阶段而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总而言之,要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落到实处。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类著作,对概念的理解把握是非常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程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了与“差序格局”同等重要却往往被忽略的另一个核心概念“礼治秩序”,给人对这本书的教学关注的重心以新的启发。同时这节课并没有只是停留在对“礼治秩序”单个概念的把握上,而是进一步带领学生探究了其与同一层面的相关概念“法治”“人治”的区别与联系,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更精准地把握。同时,还探讨了这一概念和书中其它重要概念的关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有效地训练。

在具体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程老师的任务设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任务的完成过程,体现了非常强烈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整体节奏不急不躁,非常尊重学生的观点,给学生极大的发挥和展示空间,和学生一起向思维深处漫溯,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整理者、学习者   金华艾青中学  吕品

本文转自网络

编辑:朱砂砂

审核人:王涌泉

 
通知公告
教学管理

地址:杭州市钱塘新区义蓬街道义府大街788号  邮编:311225 浙ICP备09038122号
版权所有 杭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钱塘学校  Copyright @ 200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