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一个勤奋的多面手——记曹水标老师
 

一个勤奋的多面手

——记曹水标老师

 

曹水标老师,19731月毕业于村(大队)办的高中,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小知识分子了,所以大队里很重用他,让他算算写写,查查帐,做做宣传,但这样的“重用”,并没有让他获得“读工农兵大学”的资格。在高中毕业之后的六年中,他做过“赤脚医生”、生产队会计和大队助理会计,还设计过库容70万立方米的欢潭东方红水库,并负责水库施工技术指导。他也做过四年民办教师,期间还负责了欢潭初中校办厂和校农场。他是欢潭公社业余报导员,他写的广播稿在萧山广播站播出的有五十多篇,还执笔写过长篇通讯——《记欢潭公社欢联大队红旗渠的建造》,登在《浙江日报》上。在务农期间,虽然重体力活吃不消,但手把活很利索,在欢潭一大队的插秧比赛中他得过第二名。

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后的1978年,他考取了师范大专。1981年他大专毕业分配到义盛中学,第一年他任三个班的化学和一个班的英语,同时负责化学实验室工作。当时根本没有超工作量的概念,更无超课时补贴。但他仍尽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自修时间经常到教室去辅导,找学生谈话,星期天还对学生做个别辅导。那时教学条件很差,印试卷要先刻好腊纸,然后两人合作:一人用刷子刷油墨,另一人按住蜡纸,印好一张后再重复上述操作。两个班的试卷须两人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但他们还是乐意做这样的工作。由于付出了努力和心血,他所教的学生成绩一直都领先,也因此获得了义蓬片初中化学教研组的肯定。1984年的一次全区初中化学竞赛,他所教普通班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区重点班,受到了区教办的特别嘉奖,学校也史无前例地发给他特殊贡献奖30元(那时他月工资是48元)。

1983年到1986年,他一直担任初三班主任,工作的热情让他努力做学生的朋友,高度的责任感让他拜访了一半以上的学生家庭。他得到了家长的真情好评,也得到了学生的感激和友情,直到现在还有几个学生每年都来给他拜年,他们不仅是师生,更是好朋友。多年班主任工作,让他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他明白,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不同个性的人。教育所收获的,不仅有教师自身的成就感,而且更有来自于学生成功后的成就感,于是教师收获了双倍乃至更多倍于其他劳动者的幸福。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1986年至1991年他做了五年初中教导,1991年至1994年到南阳做了3年初中校长,1994年到1999年他在九中任了5年教务副主任。1999年到现在他主要是教书。

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他深深感受到,教师不要把自己隔离在学生的世界外,应该主动的进驻学生的心灵,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教师应该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理解、信任学生,那他同样会收获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和考试基本相同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提升。

他勤奋教书,在九中的十多年教学中,在多次三校联考中,他的教学成绩只有一次排名第二,其余都是三校第一,甚至有很多次是超过二、三、五中的。

他刻苦钻研,在教科研方面也成绩显著。他撰写的《新形势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等四篇文章发表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的书刊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报社、省环保局、浙江教育学院等论文评比中获奖。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萧山区部分镇乡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报告》在萧山区级获奖。

他积极进取,成为萧山市第二届教坛新秀,曾两次被评为萧山市级先进工作者,三次被评为义蓬区级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和优秀党员。

 

 

 

【论文举隅】

科学规划、联系实际、讲究实效

——新形势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

曹水标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方面由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极其广泛,而且教育时应突出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还在发育、成长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价值取向、道德水平等不同于成人,尚需完善、健全和提高。

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并富有实效,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下面就结合本校(农村普高)的一些想法、做法与大家商榷,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根据系统论整体性原则,现代德育心理学原理和理论,本着“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从宏观上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目标任务,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渠道,进行系统化科学规划,提高教育的准对性,以谋求最佳的教育整体效应。

一、科学规划教育的内容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研究发现,儿童道德的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因而就学校教育的原则,他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认识儿童当时所处的正在发生作用的道德发展阶段,教育时必须向儿童揭示比他现有水平高一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同化适合于他们本身水平的道德说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根据皮亚杰、科尔伯格的研究模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的儿童道德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与科氏的发展阶段大体一致的历程。

据一项对我国中学生爱祖国观念的研究表明,48.3%的高二学生涉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方面已经达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原则性”水平,能将爱山河同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忘我劳动等爱国主义精神相联系;在“报效祖国”观念方面,44.8%的学生达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水平”;在“维护祖国尊严”方面,绝大部分学生达到“明确国家尊严感”水平和“深刻的国格不可辱”水平。这表明我国的高中生大多处于科氏认为的“后习俗水平”中的第五阶段,但也有许多高中生处于“习俗水平”的第四阶段。

这就势必要求学校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所处的阶段,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行层次性分析,以符合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达到因“才”施教而取得实效。由此,我们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机分成三个维度与三个层次进行适切性教育。具体见下表:

维度

 

自然实体维度

爱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

爱祖国辽阔的自然环境和国土资源

形成对祖国自然实体的理性认识

人文实体维度

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爱祖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习惯

达到对祖国现代文明的理性思考

政治、经济实体维度

爱国家标志物(如国旗、国歌、国徽)

热爱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形成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的理性认识

上述三个维度的内容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整体,三个层次由近及远,由实至虚,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和行动能具体体现在日常社会实践、行为、学习、生活之中提供了可能,最终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之最高目的。

二、科学规划教育的方法:

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也要求教育方法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发展,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诱因和条件。因此,我们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突出了对影响学生品行发展最重要的内外因交互作用和外部诱因条件的利用。笔者仅就最常用、最易操作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1、  实践活动法 

现代德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品德的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因此,科学地组织集体活动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学校就此认真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以班为单位的阶段性活动。如开展了“你丢我拣爱我校园”活动,“一二·九火炬接力代代传”活动,“祭扫革命烈士陵墓,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活动等等。同时,活动的开展在时间、空间上向外延伸,也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的有利时机,根据“就近结合,分片活动”原则,成立以临时团支部为龙头的“假日活动小组”,并主动与当地团委进行联系而开展调查、访问、生产劳动、摄影、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今年暑假还特别要求学生认真收看中央电视台“97香港回归特别报道”。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两方面。一是注意贯彻了主体性原则。我们活动的素材主要来自于“校长信箱”和定期举行的学生座谈会,把学生们普遍认同的想法,经过精心组织呈现于活动之中。这样,学校的活动自然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二是注意了活动计划性,包括活动的目的、时间、内容、要求以及检查反馈、矫正、总结、表彰等。

2、  讨论法 

学生的所思所想有些是不能通过具体活动来展现的,为此,我们主要采用讨论法,即组织学生对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心理实际之间存在的普遍性的冲突问题进行讨论。科尔伯格认为,讨论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发展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像科氏设计的那种假设性问题,而是取材于学生当时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因为有研究表明,学生对假设性的道德问题和真实的道德问题的推理不一致。如我们学校今年上半年主要围绕香港回归这件大事,组织开展了三个阶段讨论。第一阶段讨论香港的过去——落后就要挨打;第二阶段讨论香港的现在——新中国何以能够实现香港回归;第三阶段讨论祖国的未来——我们如何才能有爱国情报国心。这样的讨论,从内容上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讨论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积极建构实现对爱祖国的理性认识,并付诸爱国行动。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形式多样性,我们既举行辩论赛、报告会,又通过宣传媒体如黑板报、“九中之声”广播进行讨论,使学生的参与率得以提高,讨论的主题能较充分的展开。

3、榜样示范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理论中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模式的模仿。所以,我校非常重视榜样示范对学生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我校明确了在榜样选择上以“今、近、小为主,古、远、大兼容”原则,亦即树学生身边的榜样为主,使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学校首先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将自己推到榜样的突出位置上。人人成为学生受教育的“活的教科书”,充分体现了“在众多的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学校教育因素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一原则。同时,充分利用在校各种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学生积极分子作为榜样,请他们在国旗下讲话,把他们的事迹用多媒体进行宣传,我们充分利用了被授予“萧山市十大勇士”的本校学生韩海军勇救落水儿童的优秀事迹,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另外,我们也及时利用了新时代涌现的典型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事迹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科学规划教育的渠道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才兴起的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的科学,在其基本原理中,就内、外部环境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勃朗费勃伦纳(Bronferbrenner,u.1997)的生态系统图来解释。

 (图略)

勃朗费勃伦纳图表示了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关系。他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态环境中,每一种生态系统对于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这种理论,说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小系统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体行动;大系统和外系统对人的行为会产生普遍影响。因此,就影响学生个体发展外界环境(强弱)而言,依次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可见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特殊地位。

据此,我校确定了以学校为主阵地,并与家庭社会构成三位一体网络型教育渠道,简图如下:

 (图略)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工程,在教育的时间上要求持续性并突出时代特征;在教育的空间上要求全方位和全员参与;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内容的层次性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更健康的发展,从而为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奠定基础。

 
通知公告
教学管理

地址:杭州市钱塘新区义蓬街道义府大街788号  邮编:311225 浙ICP备09038122号
版权所有 杭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钱塘学校  Copyright @ 200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