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寂寞,执着奉献
——记
工作中他深感基础知识的薄弱和教师责任的重大,始终抱着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的态度,边工作边学习,不断地充实着自己。1981至1984年参加杭州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取得专科学历,1987至1990年参加杭州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00至2003年参加浙江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
农村小镇出生和成长的经历,特别是两年多艰苦的田坂地头生活,加深了他对农村、农民的了解,也培养了他朴实的思想作风和扎实的工作风格。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他服从分配,勇挑重担,教过初中、职高、普高,也上过体育课;他严谨治学,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千方百计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十分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列同类学校的前茅,所撰写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之研究》发表在《杭州教育》上, 1981年至今一直兼任萧山区政治教育学会理事;他不仅在学业上,更在思想品德和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他的为人和教育教学深得学生的好评,曾被评为“萧山区爱生积极分子”。
担任教导主任职务十二年,所在学校的体制从普通高中到职业高中出现过多次转折,他始终积极应对,耐心面对每天烦琐的事务,竭尽全力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特别是职高教学上,他在抓专业技能的同时,能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及时认识到提高职高学生普通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所写的《必须把好职业高中文化课的质量关》一文在校长培训班获奖并发表在《萧山教育》上,他率先在美术专业部分学科中引进普高教材,并试行按成绩进行临时性聚合式的班级上课模式,尽管那时他不懂什么“普职渗透”、“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理念,但为更多职高学生能进入普通高校的学习起了积极的作用。
将近三十年的耕耘,他一直默默地奉献着他的热情、智慧和青春,也收获了学生、同事、领导对他工作的肯定。曾获萧山市第二届“园丁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基层优秀党员,其中四次被评为年度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论文举隅】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之研究
汪跃进
高中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将直接走上社会,参加现代化建设,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下,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在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到,政治教学只有与学生的需要相统一,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改变僵化呆板的局面,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气氛中,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1、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找准切入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来自需要。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逐步培养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由于升入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是在中考时被普高筛选下来的,他们觉得上大学的希望渺茫,而当前的就业形势又十分严峻,因此他们的内心既焦虑又无可奈何。针对高中生这种复杂的心理状况,我运用经济学、哲学的观点,帮助学生分析形势,教育学生既要看到当前就业、升学的客观困难,又要看到改革开放的美好明天,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例如在高一学习“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我联系社会现实.在分析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的巨大作用时,着重强调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我还找了许多报纸,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招工的广告信息。学生看了招工单位的招牌条件后深深感到:不是工作难找,而是好的工作难找。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这种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政治的兴趣。
2、在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中,找到支撑点
心理学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易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内容时,我利用1999年长江洪灾的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1)播放录像片。让学生看了长江两岸树木被砍伐后的场面、汹涌浑浊的长江巨浪和决堤受淹的村庄等镜头后,我鼓励他们谈观后感。(2)教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多角度地分析造成长江洪灾的各种原因。这不仅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主动探究新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认知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不断开拓新思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手段是质疑,质疑能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探究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安排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设疑,在学生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上设疑。如针对“政党”这一知识点,我设置了一系列小问题:政党与阶级的关系如何?是不是同时产生又同时消亡的?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它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政党的本质而设计的,能引起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随着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同学们对“政党”的本质也就理解了。
创设问题情境,旨在让更多的学生来质疑。学生只有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在学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时,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做会不会造成贫富悬殊?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和精神,同时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与学生一起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运用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这对于矫正学生的单向思维习惯,培养多向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带学生进入社会,将“社会”引进课堂,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由于学生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对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及其大量复杂的信息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架起学校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带学生进入社会,把“社会”引入课堂,在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与结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带学生进入社会,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亲身感知社会,去观察、发现问题,并将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高一经济常识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针对萧山发展迅速的乡镇企业、个私企业,是高中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这一现状,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企业参观考察。具体做法是:(1)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有关知识。如:乡镇企业的起源、现状;乡镇企业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2)与学生一起研究,明确活动目的,制定活动方案。(3)分组分解任务,确定具体方法。(4)实地参观考察、调查询问。(5)参观考察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撰写调查报告。(6)举行报告会进行交流,并邀请教研组其他老师做评委,进行评比。在报告会上,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从劳动观念、就业心理谈自己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体验和感想;有的学生谈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提出了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污染问题、规模效应问题、技术落后问题、劳动者素质问题、生产盲目性问题等等。
将“社会”引入课堂。就是以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下岗、炒股、物价、腐败、青少年犯罪等现象和问题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讨论、辩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丰富和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只要我们掌握这些特点。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